抖音封禁外链背后的底层逻辑:从信息分发到需求分发
- 12-29
快手方面最近也动作频频,最近,快手方面对小店规则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更新,快手方面也希望通过建联盟架构、细化商家入局细则等具体措施,尝试搭建电商闭环生态。
对此,有观点认为,快手抖音正越来越”淘宝化”。
深究其因不难发现,直播带货商业模式的成功,是抖音、快手试图打造带货商业闭环的基础。
实际上,除了商业化的加速的诱因之外,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验证:社交电商、垂直电商、综合电商之外,直播带货正在成为电商的”第四形态”。
“直播带货可以看作是一个线上导购+精选货架。”某零售企业华北区域负责人对互联网江湖表示:”本质上,直播也是一个新兴的零售渠道,只不过渠道另一端的潜在转化数量级相当高,转化效率也要高于传统渠道。”
后疫情时代,直播成为一种电商基础设施之后,直播带货本身也在成为继传统电商、新零售之后又一种新的人货链接渠道,而存量时代,人货链接的渠道效率往往大于认知效率。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曾经提出一个”定位理论”,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是要求企业在顾客心智中成为”领域第一”,也就是所谓”占领用户心智”。
可口可乐、NIKE、京东、天猫等众多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这一核心理论,这其实是一种人货链接的”认知效率”:品牌认知感越强,决策转化路径也就越短,转化效率也就更高。
而直播带货的成功则印证了另一种效率法则:渠道效率。
存量市场中,用户认知接近固化,渠道触达对于人货链接的转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以直播带货为例:直播带货,其实就是一场实时在线的供需匹配,当运营端深度洞察C端消费需求,与直播流量属性相匹配之后,规模供给匹配规模需求,带货自然很猛,这其实就是一种零售的渠道效率。
基于流量分发的逻辑,直播带货兴起之前的抖音快手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做的都是流量变现的生意,说白了就是卖流量,本质上是做的注意力分发。但存量增长时代,单纯依靠流量变现的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从底层逻辑上来看,从卖流量到卖货的转变实际上是平台从流量分发到需求分发的转变,相比流量分发,需求分发的转化路径更短,其价值自然就更高。
从流量价值的角度来看,流量价值=流量覆盖X转化效率X流量属性,从流量覆盖上来看,抖音4亿DAU、快手超3亿DAU,都是基础设施级别的顶流;从转化效率上来,纯流量分发转化路径长于直播带货的需求分发路径,因而后者的人货链接效率更高。
一句话概括,抖音、快手做生直播电商的生态闭环,转化路径更短,流量变现效率更高,未来的商业增长空间也就越大。